9I果冻制作厂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人人慈善为人人,广州慈善助力城市向善向上

2025-03-14     人阅读


一座城市的温度,往往藏在它的善意里。在广州,慈善早已不是简单的"送温暖",而是成为城市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社区慈善基金到公益创投,从广益联募平台到慈善信托,广州用30年时间,走出了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智慧之路。

数据显示,广州市慈善会系统30年累计筹集善款突破百亿元,受惠人群逾千万人次,2019年10月以来合共资助7.88万个困难群众微心愿,受惠困难群众23.65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温暖瞬间的累积。海珠区爱心汇集,陆续推出“耆英健康包--关爱老年人健康”“红心向党·稳稳的幸‘扶’社区加装扶手”等社区微项目,解决老旧小区里老人的健康和出行痛点;而在黄埔区,社区更是运用“商业+公益”的服务模式,依托广州市慈善会洋城慈善基金,以自主造血、自负盈亏的方式,解决社区就业问题,构建社区善意微循环。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都是广州慈善力量的生动体现。而包括慈善公益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则是广州慈善生态的活力之源。近年来,广州以“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的智慧,助力社会组织作用发挥。2014年,广州举办了首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至今已举办了第十一届,在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下,累计投入超2亿元,资助近1500个公益项目落地。这些项目涵盖为老服务、助残服务、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帮扶困难群众等领域,成为政府保障民生、公共服务的有力补充。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激发了社会组织的活力,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而公益慈善的价值,从来不是一个宏观抽象的概念。务实接地气,关心身边人,解决身边实在事,也是广州公益慈善的风格。截至目前,广州已设立3002个社区慈善基金,实现全市村(居)社区慈善基金100%全覆盖,累计筹集善款约1.55亿元。2023年,"善暖社区"项目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海珠区的社区微项目、黄埔的社区善意微循环,也是广州社区慈善的一个缩影。大家知道人人慈善为人人,在去年的"善暖羊城"——广州市社区慈善助力民生微实事活动中,26.52万人次为社区里的63个民生微实事捐赠,筹集善款逾1585.5万元,足见人情味。

与此同时,广州每年开展"清风促善行"行动,实地检查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公益慈善组织年年向公众晒“账单”,而善款流向阳光透明,人们也愿意把慈善融入生活中的一部分,加之广州历来有公益慈善之风,近年来更是通过慈善与民俗、体育、音乐、艺术等融合,成为城市当中的一环,从慈善徒步到慈善花市,再到慈善庙会,公益慈善之风在人们的行动和传递中形成良性循环。

如今,慈善在广州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城市治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支点。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科技赋能、全民共建,这座城市正用善意重塑自己的温度。当慈善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城市的未来也将因此更加温暖、更具韧性。

接下来,广州将实施“慈善之城”品牌工程,探索建立慈善合伙人制度,大力弘扬广府慈善文化,持续深化慈善事业改革,创新以慈善为纽带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构建“人人、时时、处处、事事”的慈善共同体,让“人人慈善为人人”慈善理念更加深入民心、成为自觉。

来源: 广州市民政局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