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人阅读
本报记者 孙彦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公司、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升慈善事业的吸引力、凝聚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建议:要着力强化政策引导与激励,支持和鼓励慈善组织创新发展,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专业人才,以提升慈善资源动员能力,壮大慈善事业。
完善管理制度
拓展慈善组织发展空间
“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合法合规运营的慈善组织有时因管理费用的限额,无法吸引到足够的专业人才,致使发展受到限制。一些专家认为,调整成本控制与强化公开透明机制同步进行,是推动慈善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孙达说,“法律法规对慈善组织管理费用标准的确定,既要有利于促进慈善组织规范运作,又要符合客观实际,以推动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本次慈善法修订过程中,有专家建议将此条修改为‘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标准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税务、银行保险监督管理等部门共同制定’。同时,政府部门对慈善组织也要寓管理于服务,加大支持帮扶和指导力度。”
孙达介绍道:“据了解,也有的慈善组织过度追求节省开支,年度管理费用远远低于百分之十,甚至以少花钱、不花钱为荣为傲,并以此作为工作成绩宣传推广。这种精神固然可嘉,却不值得过度提倡,因为这有可能使慈善组织自身发展受限。”
加大税收优惠
有效激励公司和个人投身慈善
孙达认为,发展慈善事业,需要激励更多公司与个人参与慈善捐赠,有叁点值得关注。第一是进一步完善税收激励政策。“税收优惠是慈善事业各种激励机制中最有力的政策工具之一,它能有效激励公司和个人投身慈善捐赠,引导社会财富流向公益领域,对发挥慈善第叁次分配作用、推动共同富裕意义重大。”孙达说:“目前的情况是,慈善信托、慈善服务和个人捐赠税收优惠跨年结转等税收优惠政策尚未出台,希望能在恰当时机予以完善。”
第二是要进一步健全资金补贴、表彰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综合激励措施,推动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叁是要将慈善文化宣传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积极推进慈善文化进机关、进公司、进社区,形成全社会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税收优惠、激励措施、慈善文化宣传培育就像夯基垒土,慈善组织就像地基上的建筑。地基越牢,建筑才能越高大。”孙达说。
培育一流人才
提升慈善资源动员能力
随着慈善事业日渐壮大,慈善领域的分工日益细化,对慈善行业从业者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孙达看来,慈善组织除了要不断推动从业者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之外,还要持续激励从业者以善示人、以诚待人、以信立人,努力做创新能力强、言行感染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领航员”与“活动家”。“慈善既不能坐等,也不能空想。选择以慈善为职业,就必须要成为慈善精神的忠诚实践者、社会良心的代言人。唯此,才能帮助更多的受助者,结识更多的助人者,从四面八方、各行各业获得信息、汇聚资源。”孙达表示。
孙达提出,慈善行业组织和慈善组织应努力将从业者培养成为爱心人士和爱心公司的伙伴益友。面对普通捐赠者,慈善人要将每一元善款都视为善心和信任的体现,做到一视同仁;面对富甲一方的爱心公司家,慈善人既要自信热情地与其交往,用心用情在他们与受助者之间搭建桥梁,利用慈善组织搭建平台为他们的善举点赞,又要杜绝任何借慈善牟利的念头与做法。“慈善组织要把越来越多的慈善从业者培养成为坚定的法律守护者和慈善事业睿智的执行者,才能有力提升公信度和品牌形象,有效动员与整合更多慈善资源。”孙达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