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I果冻制作厂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会员工作&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千方百计把物资运进湖北

2020-03-24     人阅读

241f95cad1c8a786fe3fd0b80ad1ae3b71cf5049.jpeg 

基金会根据需求采购的10辆负压救护车发往8家医院。图为“灾急送”志愿者在发车前合影。

“大约在10天半月之前,物资(运输)就慢慢好起来了。”3月18日,梅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这几天我终于喘过气来,现在有时间跟你聊一会了”。

梅红是湖北省计生协会组织宣传和群众工作部部长。从除夕到现在,她一直在参与志愿服务,帮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相关公司、湖北省医疗机构对接捐赠事宜。这段时间,她的“忙碌指数”与社会捐赠的缓急相关联。

抗疫期间,如何打通物资捐赠的渠道是个普遍难题。从采集需求、采购物资到运输落地,公益机构单靠自身独木难支,较为成功的案例往往通过整合社会爱心资源达成。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设立了“公共卫生应急响应项目”,截至3月18日18时,接收款物捐赠总计15688.69万元(含承诺捐赠),总支出9180.6万元。当日,湖北虽实现新增“归零”,然而全国防控力度并未减弱,一线医疗机构对物资的大量需求仍然会持续一个阶段。基金会将“继续为以武汉市为主的医疗机构提供防疫和医疗物资支援”。

基金会的物资捐赠,有赖于志愿者的不懈努力。战“疫”过程中,志愿者们也在思考:如何将物资送准、送到、送对。

“打通了点对点的运输通道”

前方食品告急时,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志愿者程炜协调捐赠了2688箱好时巧克力、雨润食品和1.1万份狼山鸡,可是怎么运到一线?程炜紧急联系了“灾急送”公益应急物流平台,这批食品从江苏发货到湖北接收,只用了两天时间。

“灾急送”由招商局慈善基金会依托招商局集团旗下物流建立,为社会各界紧急救灾物资提供公益运输和仓储帮助。该平台负责人王军介绍,此次战“疫”中,“灾急送”面向全社会开放,无论是个人、社会组织、公司还是政府机构,只要是运送公益捐赠的一线救援物资,都会尽量协调运力提供支持。

“灾急送”物流优势是大宗货物的干线运输,起运量是20立方,该平台通过鼓励追加捐赠、带货及与其他公益物流合作的方式解决公众差异化的物资运输需求。同时,“灾急送”聚焦于司乘人员保障,为司机配备保险、防护物资等,协调运输计划,减少司机在接收地的活动半径和人员接触。此外,还为司乘人员提供“隔离津贴”,标准是每人每天600元,按隔离期14天预算,总额8400元/人,包括车损、误工费、隔离期间在地食宿费等。

迄今,该平台共为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发运4单,运送了能量食品、消毒水、救护车等物资共536立方米(包括少量拼运其他机构的捐赠物资)。

“4单的总运输成本约为31.9万元,由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提供资助。”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项目负责人介绍,“‘灾急送’为我们打通了点对点的运输通道。”

在王军看来,公益性物流与一般的商业性物流在运输安排上并无区别,但前者的独特价值体现在爱心物资供需的“杠杆”作用。“我们根据一线物资需求动员更多力量筹集最紧迫需要的物资,但商业物流更注重为委托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客户有要求,只要有接收地以及客户付费,就可以发运。在当时全国物流运力紧张的状态下,无论是商业物流还是公益物流,多发运非紧急物资,紧急物资的物流渠道就相应会被‘挤占’。”

“大家在群里直接对接”

从除夕起,梅红在卫健委系统工作的丈夫就住进了防疫指挥部,女儿在北京不能回汉,家里只有她和80多岁的老母亲。她一边照料着年迈的母亲,一边主动当起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一名志愿者。

每天,她的手机早晚响个不停,有人找她问捐赠的事,她也找人问落地的事。梅红做的事是“牵线搭桥”:“问我如何进行捐赠的,我推荐给基金会去对接,这样可以开捐赠证明和免税票据;问我哪里有需求的,我就联系医院。”

疫情早期,防护服、口罩、体温计、红外线测温仪等医疗物资奇缺,要么没有货源,要么价格被炒得很高,其他非急需的物资,大部分医院往往无暇接收,物流也有困难。

对接并不顺利,问了一圈医院的物资需求,往往因为采购难而落实不了,梅红觉得很不好意思,心里又着急,除了帮助基金会对接医院,还发动自己的人脉,到处找货源。就这样这样一点点地努力,梅红成功帮助基金会的多批物资落地。

北京的一家进出口业务公司找到了她,希望捐赠一批防护服、口罩等物资。在她的协调下,公司通过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捐赠通道,成功将价值100多万元的物资捐给中南医院及其管辖的方舱医院。疫情期间,梅红先后落实了消毒机、煎药机、体温计、消毒水、多种防护和医疗用品及辅助治疗药品等的捐赠。

为了减少沟通成本和中间环节,每批物资捐赠她都分别将公司、基金会、医疗物资鉴别人士及医疗机构物资接收负责人拉到一个专门的微信群,“大家在群里直接对接,效率很高。”

到现在,梅红联络过的湖北省大小医疗机构有10余家,都是这样对接捐赠的,“货物直接发到医院,物品量大的,就协调大家按各自所需均衡一下。”

“把消耗品的供应做好”

微信群对接的办法很便捷,但有一点非常关键:必须确保医疗物资符合标准。在成功匹配供需之前,梅红会要求捐赠方把捐赠物资的相关资料发过来,请医疗机构的医生、管设备的专业人士进行确认。

“捐赠是好事,但要做到合规,如果没有专业确认,可能会对医护人员不利。我们不能把好事办成坏事。”梅红说。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正颌与唇腭裂整形外科李健主任医师是物资对接确认的志愿者。此前,他因唇腭裂手术公益项目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结缘。

从流程上来看,物资捐赠能否达成,要先过甄别这道关。作为专业人士,李健非常细致,凡是过手的物资,他会仔细查看对方提供的出厂证明、说明书以及产物的注册证和国家标准等。为了尽量不出错,李健找了几位在同济医院、中南医院、协和医院、中部战区中医院等其他机构任职的同学和同行,共同参与物资对接确认,其中有些人是在一线工作的医生。

每家医疗机构的需求未必一样,志愿者在甄别时也需要参考相应的标准。好在抗疫期间,武汉市多家医院发布了所需医疗物资的标准,“所以,我们也不是‘盲人摸象’。”

通过一段时间的参与和观察,李健发现,对比空气消毒机、呼吸机等专业设备的需求,口罩、防护服、手套等消耗品的需求量特别大,需要首先联系进行捐赠。

“疫情防控的前期,最需要的就是把消耗品的供应做好。当然,固定设备类物品捐赠也可直接与医院对接。”李健认为,今后相关部门与机构可以据此经验制定相关应急预案。

来源:中国网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