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5 人阅读
2022年8月,无人机飞掠青海互助县塘川镇,曾经的400万平方米荒山如今绿意浓浓,山野间遍植青海云杉、油松、柠条等树种,大自然的美妙展露无遗。
这里,是中国绿化基金会“碳中和公益林”项目地之一。自2020年以来,中国绿化基金会“碳中和公益林”项目,先后在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落地,通过爱心公司捐款“适地适树”规模种植乔木、灌木,改善项目地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
植树护绿 森林碳汇功能增加
作为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市北部,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问题严峻,生态极为脆弱。2022年,中国绿化基金会“碳中和公益林”项目在此落地,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安排、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编制方案,针对地区高寒、干旱的特点,选择了以青海云杉、油松、柠条等当地适生树种,并采取春季植苗造林和雨季柠条直播造林的多种方式,为互助县的7个村落增添绿意,85万棵适生植物落地生根,6000亩荒山荒坡披上绿装。
互助县林业部门称,该项目造林当年苗木成活率达到70%以上,叁年后保存率达到65%以上。据测算,森林每增加1立方米蓄积量,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氧气。(数据参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林草碳汇与应对气候变化》)由此可见,“碳中和公益林”的固碳价值未来可期。
防风固沙 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降水稀少,沙化严重,植被盖度大多低于10%。“碳中和公益林”阿拉善项目通过种植梭梭,在乌兰布和沙漠西缘构起绿色生态屏障。据悉,项目建成后3-5年后,每株梭梭可增加绿地10平米、固定流动沙丘15平米、实现聚集碳汇18.6公斤,将有效减弱沙尘暴在该地区的发生强度。
甘肃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途经武威市古浪县的干武铁路,是连接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重要客货运通道。2021年,爱心公司捐种的“碳中和公益林”古浪项目落地在甘肃省武威市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北侧,在干武铁路沿线(富康新村至石峡子段)共栽植85万棵适生植物,打造约26公里的生态屏障,成为移民新区和腾格里沙漠南缘之间的缓冲带。
随着“碳中和公益林”在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相继落地,当地的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渐得到控制,有效阻止了荒漠化的侵袭,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守护了当地的生态安全。
助力增收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与生态效益同样喜人的,是当地经济和民生的可持续发展。“碳中和公益林”项目通过辐射带动项目地农户参与生态治理,几万名村民先后从项目中直接受益。
“就喜欢侍弄这些树苗,栽种、浇水、修剪枝杈,看着小树们一天天长大,心里很欢喜。” 家住甘肃武威市古浪县的张锡兰,便是受益人之一。作为年轻人,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项目的认可,她选择留下来。在自家门口看着越变越好的环境,还能增加收入,这样的工作谁不愿意做呢?
在青海互助,截至2022年6月,“碳中和公益林”项目累计用工量达23,370人次,为当地群众增收超过280万元;项目缓解了当地自产苗木销售困难的问题,为农户创造苗木收入约953万元。绿意种在了山间,笑意种在了农户心里。
携手爱心公司,厚“植”绿水青山。
未来,中国绿化基金会将依托“碳中和公益林”项目,持续撬动社会力量,共同助力 “碳中和”目标,在生态脆弱地区绘写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