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 人阅读
已经实行了10余年注册制的债务融资工具,再次迎来注册发行制度的优化升级。
2020年4月16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非金融公司债务融资工具公开发行注册工作规程(2020版)》(以下简称《工作规程(2020版)》)及《非金融公司债务融资工具公开发行注册文件表格体系(2020版)》(以下简称《表格体系(2020版)》)等制度,推进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自律管理改革深化。
业内人士表示,交易商协会本次推出的系列新规,继续坚持市场化、注册制理念,完善升级发行人分层分类机制,优化信息披露要求和注册发行流程,进一步便利发行人融资,是当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债务融资工具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完善发行人分层分类机制
从本次交易商协会发布的系列新规来看,核心亮点之一就是完善了分层分类制度,将原来的“两类”架构升级为“两层四类”架构。
《工作规程(2020版)》第六条指出,根据公司市场认可度、信息披露成熟度等,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公司分为第一类、第二类、第叁类、第四类公司,实行相应注册发行工作机制。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公司为成熟层公司,第叁类和第四类公司为基础层公司。
从注册发行来看,成熟层公司可就公开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永续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等产物编制同一注册文件,进行统一注册;也可就公开发行各品种债务融资工具编制相应注册文件,按产物分别进行注册。基础层公司应就公开发行各品种债务融资工具编制相应注册文件,按产物分别进行注册。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发布的《工作规程(2020版)》优化了分层标准,适当扩大储架发行便利适用范围,拓展统一注册模式至资产支持票据等特殊产物和定向发行方式,并进一步优化备案流程,切实提升了公司注册发行便利水平,同时完善了公司分层调整机制,可以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作为第一类公司的国家电网公司表示,新规中针对第一类公司的信息披露优化、重要事项排查和备案等流程优化提高了发行效率,有利于公司更精确地根据资金使用需求和市场走势选择发行时间窗口,降低融资成本。
建设银行投资银行部债券承销处处长宋彦勇认为,对于公司而言,优化后的分层分类管理机制能够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效能。对于享受第一类公司注册便利的头部公司,在单期发行规模较大时允许主承销商数量突破两家,公司融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优化信息披露要求
注册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本次发布的系列新规的另一项重要变化就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即通过完善信息披露、明确约定风险及违约处置措施、提升募集说明书法律效力,进一步强化投资人保护。
从注册流程来看,债务融资工具实行注册预评和注册会议评议等注册流程,经预评的拟披露注册文件和预评报告提交注册会议。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发布的系列新规整合发行前信息披露评议流程,明确对公司发行文件的事中事后评议,完善信息披露评议层次和方式,促进市场规范发展。
同时,为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本次发布的《表格体系(2020版)》充分平衡发行人披露成本与投资人信息充分获取关系,就注册文件清单、信息披露表格等作了系列优化。
一是进一步加强个性化信息披露,募集说明书中新增“重要提示”章节,优化募集资金用途等信息披露要求,增加并购票据、公司涉及自律处分情形、“债券通”等信息披露子表格,完善针对不同情形和产物的要求,规范发行信息披露行为。二是新增募集说明书对于受托管理机制、风险及违约处置等相关披露安排,明确受托管理人权利义务,细化持有人会议机制披露要求。叁是结合分层分类机制安排,规范不同类别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完善立体式、差异化的信息披露架构。
交易商协会表示,本次发布的系列新规认真落实防控金融风险要求,重在加强投资人保护力度。通过信息披露个性化提示便利投资人及各方信息获取和风险判断;通过明确约定各方权责,夯实募集法律基础,有效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同时,加强中介机构尽职履责,明确发行自律规范,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推动市场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认为,本次系列新规在防控金融风险前提下响应了发行人和投资人对信息披露的优化需求,为推动直接融资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示范性作用。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发展已进入新阶段。目前,市场发行公司已累计超过4400家,存量规模超过12.4万亿元。前期市场培育主要以标准化产物为主,目前投资人等各方都比较成熟。随着市场参与主体日益丰富多元,各类主体在标准化服务基础上对差异化、个性化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对进一步优化分层分类管理机制提出新的要求。
系列新规的发布是响应市场各方要求,旨在进一步提升债务融资工具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
交易商协会表示,本次发布的系列新规对于进一步深化债务融资工具市场改革,促进市场持续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积极意义。一是深入推进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供给侧改革,完善市场自律管理模式。二是切实回归本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在提升市场业务便利性的同时,加强市场规则和纪律执行,督促各方归位尽责,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直接债务融资环境。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债市余额为103万亿元,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规模稳步增长,成为除贷款之外实体公司获得资金的第二大渠道。
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债券融资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交易商协会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和优化措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央行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降低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交易商协会系列新规的发布,将有效提升债券市场向实体经济“供血”能力,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实现恢复发展。(记者赵洋)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